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湛江:海底“造城”为海洋生物建设生态家园

湛江:海底“造城”为海洋生物建设生态家园

2025-08-30 15:21:51 [知识] 来源:越鸟南栖网

在湛江硇洲岛东部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

在湛江硇洲岛东部海域,湛江两名完成水底作业的海底潜水员浮出水面,带回了蔚蓝深海的为海物建珍贵影像:画面中一个个巨大的空心“魔方”,是洋生园湛江为海洋生物搭建的“住宅”——人工鱼礁。

湛江作为海洋大市,设生自2004年起开始人工鱼礁建设,造城目前共有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11处,湛江总计建设礁区面积71.1369平方公里。海底

日前,为海物建位于硇洲岛与遂溪县江洪镇的洋生园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竣工验收。经研究分析,设生通过项目建设,造城两大示范区每年新增渔获量近2000吨,湛江新增产值超2亿元……

给海里的海底鱼虾安个家

近年来,湛江通过多种海洋环境修复整治途径,凝聚合力呵护一片碧海,人工鱼礁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要投放人工鱼礁?由于有些海域附近的海底是平的,没什么礁石,不利于海洋生物长期“住”下来。人工鱼礁就是人为制造一些利于藻类植物、鱼虾类长期生存的海底环境,相当于在沿海营造一批小型的良性人工生态系统。通俗点说,就是给海里的鱼虾安个家。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的专家说:“这一工程巧妙地将渔业发展与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相结合,不仅能替代自然礁石的生物群落功能,还能为海洋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这些矗立在水下12至19米深处的人工礁体有几种规格,最常见的一种是3米×3米×4米,就像一座水泥房子,上面有圆形或方形窗户,鱼类可以自由进出。通过岸上的水下监测系统可以清晰看到,礁体上面已经生长出了很多浮游生物和藻类。

硇洲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个养护型海洋牧场,目前养护的主要生物对象除了鲍鱼、龙虾、石斑鱼、红笛鲷、海鳗、短蛸、红星梭子蟹,还有马氏珠母贝、海藻等。

除了在海底盖“房子”,人工鱼礁项目还在海里“植树造林”——即采取人工的方式在海里种植海藻或者海草。

“我们根据海藻场的海域情况,选定异枝江蓠为海藻场增殖品类,通过制作海藻种苗网片,将扩繁增殖的海藻全部安装在人工藻礁礁体上,一起投入指定海域,建设形成海藻场。”硇洲岛人工鱼礁建设项目技术人员介绍说。经过验收,该项目建成海藻场1个,合计增殖海藻226.87万枝。

去年11月,一艘大型工程船载着人工鱼礁礁体缓缓驶入遂溪县江洪镇指定海域,船上的起重机将一个个空心“魔方”吊离船台,依次放入海里,这一场景标志着这里的人工鱼礁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遂溪江洪海域地处北部湾东北部,海水清澈,水温适宜,饵料生物丰富,是多种重要经济渔业生物的繁育场。该区域的人工鱼礁建设项目陆上运输和海上投放共分为两批次施工,到今年4月25日,共分26船次完成1244件礁体投放。

截至目前,湛江在市内各海域制作并投放各类礁体超8000个,礁体达29.37万空方。此外,雷州流沙湾海域农发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计划投放礁体1040个,以生态养护型为基础的湛江海洋牧场体系初步构建。

海底筑礁引鱼,把鱼引来后,怎样留得住,养得好?海洋牧场智能化监控技术给出了新的答案。

“这是黄鱼,这是池鱼,这些是软唇石斑,那边还有东风螺……”遂溪在线监控设备技术人员轻点屏幕说,5月初,礁区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试运行自检合格,监控系统视频显示有不少鱼在礁区内逐游。

在线监控系统显示,人工鱼礁投放后鱼虾明显增多。

在鱼虾“房子”里装上监控看“直播”

海洋水文水质情况复杂,且人工鱼礁都投放在离岸海域海底,常见的观测工具无法实时掌握情况,如何才能实现海底世界可观测可预警?

相对于过去建成的人工鱼礁区,本次通过验收的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均搭载有水下在线监测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由海上监测平台(包括监测浮标平台、光伏供电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包括警示灯、雷达反射器、AIS设备)、监测设备(包括气象在线监测设备、pH在线监测设备、浊度在线监测设备、叶绿素在线监测设备、溶解氧在线监测设备、鱼探仪、水下视频系统、水上视频系统、水底观测平台基座、抽水水泵、数据采集模块)和系统平台组成。

“以前想了解水下情况,得租船出海取样,现在点下鼠标就能看直播,我们只需要根据用户预定的阈值去做监测数据预警,发现异常就立即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技术人员边说边打开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界面自动显示水质、气象等变化曲线,水下的情况一目了然。

借助实时传输的观测数据和视频,岸上的人能够观测海洋生物在该人工鱼礁区域的“落户”及生长情况,进一步实现对人工鱼礁生态环境的管控。

水下在线监测系统本来是监测人工鱼礁生态。为了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海底世界,当地将水下监控的实时画面权限开放给科普馆,方便市民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海洋生物及知识。

在屏幕上,石斑鱼正追着银光闪闪的小鱼群,撞得马尾藻左右摇晃……这些游弋在屏幕里的海洋生物,正化作实实在在的收益涌向岸边。

在湛江硇洲岛东部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成为海底的“聚宝盆”

“4月份在礁区附近海域收网时,一天最多能有几千斤的青口螺。”硇洲岛上的一位渔民说,自从人工鱼礁投入建设以来,附近的渔获明显增多了,而更让他惊喜的是,野生的三刀鱼也重新出现在渔获中,“这种野生鱼在市场上能卖到三四百元一斤呢。”

当人工鱼礁在海底悄然扎根,新生的海藻场吸引来产卵的鱼群,鱼卵孵化出的幼苗又为清洁虾提供饵料……水质的改善也促使各类海产的数量不断增加。

“周边生态环境好了,来的游客自然就多了,特别是近几年赶海活动的兴起,我们这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说起这些年人工鱼礁建设带来的变化,硇洲岛存亮湾附近的渔家难掩欣喜。

此外,监测资料显示,硇洲岛海域牧场区游泳生物的渔获种数是同期对比区调查的1.28倍,牧场区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是同期对比区调查的1.92倍,牧场区游泳生物的尾数资源密度是同期对比区调查的2.74倍。

“为了进一步了解水下的情况,除了借助水下在线监测系统,我们还安排潜水员携带水下摄像机或其他检测设备进行水下作业。”从潜水员带回的水下音像资料来看,这些矗立在水下的人工礁体周围已然生机勃勃:礁体表面覆满暗紫色的贝类,海藻如绿色绸带般随流漂动,鱼群正追逐着虾群穿过礁孔……

目前,湛江全市在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项目共3个,分别为遂溪江洪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湛江市硇洲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雷州流沙湾海域农发海洋牧场。已建成特呈—南三、流沙、东海岛、东里、草潭5个深水网箱养殖园区,深海网箱数量达3500个左右,约占全省65%,另有桁架式养殖平台6个。

根据规划,到2026年,湛江将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2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同时打造游客向往的 “海上草原”。

堆放在海边准备投放的人工鱼礁。

除了人工鱼礁建设,近年来,湛江还通过增殖放流、海藻场修复等系统工程,已在1243.7千米的海岸线上织起生态修复网络。

2023年,湛江在遂溪县草潭镇中国鲎自然保护区将4万只中国鲎放归大海,这便是一次公益性增殖放流。

近年来,湛江持续实施的中国鲎人工繁育与滩涂修复工程,已在遂溪海域多次开展中国鲎苗增殖放流活动。资料显示:遂溪栖息地调查点样方幼鲎平均密度3.3个/100平方米,中华鲎幼鲎样方覆盖率75%。

2022年,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鱼类增殖站尖紫蛤(沙螺)繁育运营管护项目通过阶段性验收,首批110多万粒承载着净化水体使命的吴川尖紫蛤(沙螺)幼苗在鉴江口尖紫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增殖放流。

自2019年以来,湛江累计投入超5300万元,开展19次大规模增殖放流,向雷州湾海域投放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超6亿单位,在修复生态链的同时,奏响人海和谐发展的蓝色乐章。

湛江,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在广袤的蓝色海域上描绘着一幅经济繁荣与生态优美相得益彰的蓝色画卷,正向着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市的目标稳步迈进。湛江“筑礁引鱼虾,海底变粮仓”将成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生动范本。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 街边小店“因爱重生” 双向奔赴引共鸣

    街边小店“因爱重生”  双向奔赴引共鸣 连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央视新闻以及人民日报公众号先后报道了湛江遂溪“肥娟小吃”这个“街边小店‘因爱重生’”的暖心故事,打动了广大网友,湛江这座温暖的城市也被更多人看到。这个粽叶飘香的端午假 ...[详细]
  • 筑牢校园禁毒“防火墙”

    筑牢校园禁毒“防火墙” 近日,吴川市禁毒办联合吴川市公安局关工委、戒毒所、解放派出所,梅菉街道办事处、梅菉头社区等单位,在梅菉街道建兴小学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筑牢校园 ...[详细]
  • 雷州东西洋田早稻收获季 田野满眼金黄

    雷州东西洋田早稻收获季 田野满眼金黄 7月3日,雷州东西洋田一眼望去,金黄的色彩铺满了田野。眼下正是早稻的收获季,成熟的稻子在田野中待收。雷州的东西洋田地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较高,适宜种植水稻,素有“粤西粮仓”之称,号称“ ...[详细]
  • 为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打Call!

    为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打Call! “抖音生活服务”官微截图。7月2日,抖音旗下的“抖音生活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2025小城夜宵消费数据来了!》。其中,生动介绍和推荐了美味的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该推文在一 ...[详细]
  • 这些深海新物种,被我国科学家发现了!

    这些深海新物种,被我国科学家发现了! 4个新属70多个新种!这些深海新物种被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深海是蕴藏着未知生命的宝库。近年来,随着众多高科技深海调查手段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深海新物种被我国科学家发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大洋生态 ...[详细]
  • 湛徐高速公路乌石港高速连接线正式开通

    湛徐高速公路乌石港高速连接线正式开通 7月1日上午,湛徐高速公路乌石港高速连接线正式建成通车,既破解乌石港口与高速路网“最后一公里”瓶颈,也为雷州市覃斗镇、乌石镇群众及企业提供快速接入高速公路网络的路径,大大缩短了车程。湛徐高速公路乌石港 ...[详细]
  • 为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打Call!

    为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打Call! “抖音生活服务”官微截图。7月2日,抖音旗下的“抖音生活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2025小城夜宵消费数据来了!》。其中,生动介绍和推荐了美味的湛江烤生蚝等特色夜宵,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该推文在一 ...[详细]
  •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7月4日,记者从市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已进入水利工程主汛期,连日来,该局紧抓运河灌区库区工程重点部位隐患排查,筑牢主汛期防汛“安全库坝河堤”,多措并举力保全局工程安全度汛和供水正常。当日,该 ...[详细]
  • 黄河调水调沙向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1.5亿立方米

    黄河调水调沙向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1.5亿立方米 正在实施的黄河调水调沙,今年已累计向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1.5亿立方米。目前黄河山东东营河段已开启12个取水口,引水流量达到152.7立方米每秒,整个补水过程大约在7月10日左右结束。 ...[详细]
  • 谷歌因滥用手机用户数据被判赔偿超3亿美元

    谷歌因滥用手机用户数据被判赔偿超3亿美元 新华社洛杉矶7月1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高等法院的一个陪审团1日裁定,谷歌公司未经用户许可滥用安卓手机用户数据,需向加州的安卓手机用户支付超过3.146亿美元赔偿金。这一案件的原告于 ...[详细]
热点阅读